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
 首页 | 部门概况 | 新闻资讯 | 党群工作 | 规章制度 | 信息与网络安全 | 信息化教学 | 教育资源管理 | 语言实训中心 | 下载专区 | 疫情防控平台 
 
 

 安全专栏 
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安全专栏 > 正文
详细信息
个人信息,请牢记“2345”
2019-09-26   审核人:

一、2种公共设备,谨慎用!

1.公共WiFi

(1)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无需密码的免费WiFi(注:我校校园网为无感知认证,已在后台记录师生首次登录时的用户名及密码)

(2)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,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

(3)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,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

2.公共手机充电桩

(1)在充电时,不要点击任何手机提示框出现同意或者信任按钮

(2)尽量携带自己的充电设备

(3)一定要安装手机防护软件


二、3种链接,别乱点!

1.网上测试

“测测你前世是谁”、“测测你的姻缘”... ...测试时输入姓名、生日、手机号等,会被存入后台,梳理后有可能拼凑出完整个人信息。

2.来历不明的二维码

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信息,不要随便扫描路边二维码送礼品之类,防止中毒而导致账户资金受损。一旦二维码中植入了木马病毒,可窃取网银密码,并把钱转走。

3.手机短信中的链接

收到短信内容涉及网址的,不确定短信发送者时,尽量不要去点击。


三、4种隐私功能,最好关掉

1.“附近的人”

微信上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可定位你的位置。依次点击“设置-通用-功能-附近的人”选择“清空并停用”。

2.“常去地点”

苹果手机系统中有“常去地点”功能,会显示你常去的位置。点击“设置-隐私-定位服务-系统服务-常去地点”,关闭即可。

3.“允许搜索”

在微信“隐私”中,关闭“通过QQ号搜索到我”和“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”。

4.“允许查看”

在微信“隐私”选项中,关闭“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”。


四、5类个人信息,别乱晒

1.火车票、飞机票、登机牌

2.护照、家门钥匙、车牌

3.活动位置、家庭住址

4.孩子照片及姓名

5.家中老人信息,如姓名、年龄、照片、工作地点等

这5类信息,如果被不法分子搜集利用,将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危害。

关闭窗口

湖南文理学院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  版权所有